a generic blog
Friday, May 27, 2005
  谈北京:也说鲍家街旧院
也说鲍家街旧院

丰年

  见到最近北京晚报上一篇短文“鲍家小院有院府”,引起我很大的兴趣。鲍家街现在中央音乐学院那个院子里,从1950至1956年,我整整居住过六年。记得那时是鲍家街21号。解放前,此地早先是“民国大学”,解放后不久曾作为新华社的托儿所。1950年春,当时隶属中直机关的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由南宽街搬到了这里。

  这个大院原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第七子醇亲王奕的府第,故也称七爷府。据说清光绪帝即出生于此,因此其殿堂的绿色琉璃瓦屋顶均镶着黄色边缘。后来醇亲王府迁至什刹海边,这里就空废了,直到我们搬进去住的时候,恐怕已是几易其主了,历经半个多世纪,可是这个府第的房屋和格局仍没有多大的变化,只是已十分陈旧,有的地方则有些破败了。面向鲍家街的东门是后来开的,“民国大学”时期就作为正门。原来王府的正门是向南的,有宽大的门房,也是琉璃瓦顶,俄专搬来后,一度作为宿舍,住过一些男学员。大门外有一对巨大的石狮子,后来被搬进了大门内院里,现在大概还在。

  大门进去是三进大院,中间还有一道仪门。其正殿早年已被焚毁,只剩下殿基,成了一个平台。记得有一次,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还被请来在这个平台上作过关于如何谈、写小说的演讲。其东西两侧的厢房,大概在“民国大学”时期经过修葺,隔成多间,用做办公室和教室。在西厢房后面还有一个完整的小院落。院中还有几枝果树,这里后来被学校用做幼儿园。在府第的三进正屋之后,便是一个很大的后院。那时早已与前面部分隔断,成为北京市三十四中学的校舍。院内有一座两层绣楼,想是当年王府内眷居住之所,它的后墙紧靠着鲍家街北段。

  府院的西侧,从大门西去的围墙内一直通往后院是个不小的花园,那时一直被关闭着,花园的西墙外便是当年的太平湖。园内早已一片荒芜,众多树木已经凋残,但池塘、溪流的遗迹尚在,西边有一土山,山面的亭台均已坍塌,池边的假山亦已残损零落。看上去,此地几十年来竟无人过问。俄专搬来后不久,经彻底拆除平整,在那里盖了一座用做办公和教室用的三层洋楼。其三楼上有一个可容三百多人的小礼堂。1951、1952年间,朱德和刘少奇同志还曾先后在这里作过报告。

  其后俄专又陆续在院内进行了一些修建,拆除了大门,在原大门的东南建了几座筒子楼宿舍。又在大殿遗址的东侧建了一个饭厅兼礼堂,内设有舞台,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曾在此为当时的苏联专家和全校师生演出过“祝英台抗婚”。

  鲍家街确实很短,在我的印象中,那时在这条街上只有俄专和毗邻的三十四中学两家。俄专校门(即府院东门)对面是一片空地,上面有几处临时搭建起来的平房,开着几家卖杂货和修理什么的小铺子。沿街往北去数十米,再向右拐,就是当时直通宣内大街的石驸马大街,其东现在叫新文化街。

  自中央音乐学院迁来后,将近半个世纪,我虽一直住在北京近郊,因多病年老,却未再到过那往日栖身之地。想来,鲍家街,还有那王府旧院,早已变换新颜了,但那旧日的景象,现在偶尔回忆起来,依然似在眼前,令人怀念
 
Comments: Post a Comment

<< Home
or, bookmark dump
ah-san: homepage
Photologue
enlightenment, conversations, random thoughts
excursions of the mind
Bloglines
View my complete profile

ARCHIVES
March 2000 / December 2004 / March 2005 / April 2005 / May 2005 / June 2005 / July 2005 / August 2005 / September 2005 / October 2005 / November 2005 / December 2005 / January 2006 / February 2006 / March 2006 / April 2006 / May 2006 / June 2006 / July 2006 / August 2006 / September 2006 / October 2006 / January 2007 /

My Photo
Name:
Location: Los Angeles, California

a gentle awakener, a ready believer, a private citizen, a romantic dreamer, a tranquil idealist, an aspiring musician, a natural philosopher, a compulsive photographer, a latent poet, a wandering reader, a dreamy romantic, a practicing scientist, a ubiquitous thinker, a (no longer) lone traveler, a pensive writer, ...

Powered by Blogger eXTReMe Tracker